上一期我们从宏观的视角解读“商品企划落地”的难题。从季末盘点、商品战略、商品规划、设计企划与营销组合与发布4个方面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解析。这一期我们重点围绕“商品规划”本板块,详细地解剖单模块内的操作思维与内在逻辑。
01什么是商品规划
商品规划是指:在明确各项商品策略的调整方向后,商品部门通过收集市场需求,结合品牌定位和品牌策略对季度商品理性部分的企划过程,包括制定季度各项商品策略,以及策略的分解规划
02做好商品规划的意义
商品规划是用市场营销的思维有计划的指导产品开发、用美学设计的思维有策略的指导商品营销。它的价值在于:1.取得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是设计与营销之间的桥梁;2.是产品开发设计的管理和执行的框架,也是组合营销推广的基础;3.提高产品开发准确性。
03商品规划-1合理制定日程管理表
企划的日程管理是保证整个企划过程有序、高效的开展营运活动的提前计划安排,它不仅仅是设计开发过程的时间计划,更包含了所有相关的协作节点安排,各职能部门特别需要遵照关键节点作倒推式的工作安排。
商品规划-2历史数据与潮流趋势的结合销售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以往的市场需求与商品的匹配度,数据分析的前提是首先明确分析目的,因此用于商品企划的分析就要求从企划的各个维度展开,在读懂数据背后故事的同时需要注意历史数据与潮流趋势之间的平衡取舍,从而才能明确下季的商品策略调整方向。
商品规划-3商品营销策略思维波段商品营销组合策略将作为设计开发以及后期组合营销推广的基础。


商品规划-4需考虑开发可操作性商品的结构规划,包括色彩比例结构、系列波段品类结构,波段商业属性组合结构、通过品类款式商业属性的复色率制定SKU结构计划,价格及成本结构等等,这些输出的商品结构,需要和设计开发的管控过程一一对应,尽可能地考虑结构规划如何在设计开发阶段的应用,设计师如何才能将数字结构转换为可视化的款式结构组合的这个过程变得简单和可操作性?

尽可能做到不让设计师操心太多理性层面的结构组合是在这个阶段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例如,制定的波段商业属性结构和对应的价格计划可以直接代入到设计结构板中;波段内的主题系列结构在保证结构比例合理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进一步分解成几组搭配组合,而且任一组合包含了不同品类不同廓型的搭配组合,以方便设计师作系列化的搭配组合设计。(范例:商品属性结构规划)
商品规划-5跨部门协作营销组合计划的本质是一项跨部门协作的统筹管理机制。

波段商品营销组合计划将作为企划中后期各职能部门围绕商品展开协作的基础计划,甚至从后期组合直至上市阶段,随着各项工作从计划到策划的逐步展开和实施,该计划将作滚动式的更新,并用于周例会的协作更进和管控。该计划的本质实质是一种协作管理思维,其运作实施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协作管理机制。

商品规划-6配置和培养商品关键人才在没有成立商品企划部的情况下,商品规划一般由商品部来主导,这就要求商品部需要配置相关的关键人才,包括商品总监本人也须具备企划相关的知识结构。商品规划的工作过程将涉及到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各项策略的沟通实施、建立流行趋势和市场趋势的分享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等,都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例如市场调研需要营销部配合部署各分区经销商、店长按统一要求和工具模板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和设计部沟通和分享以平衡市场和潮流趋势。




商品规划-7商品企划报告是营销的指引在完成商品规划工作后,经过和相关关键岗位的共同研讨调整后,一般需要整理一份商品需求决策报告。这份决策报告是一份综合策略性的文件,它和设计企划一起将作为设计开发的指导框架,用来设想以支持更结构化的开发过程,同时能够结合销售和市场营销。这是设计开发前的一个关键步骤,前述的所有关键信息的分析、商品策略分解、规划内容都会系统性的在追踪、监控开发环节中起到了异常关键的作用。这也要求全体商企项目组成员以及设计师和采购、生产相关的关键岗位参加,在提报时涉及到的关键内容需要向相关的参会人员特别是设计师详细讲解。

商品规划会议的目的是把季度的开发策略、设计要求和结构组合呈现给设计部门和管理层;与相关部门和管理层在以商品为核心的营销组合策略上达成共识;为设计开发和后期协作提供框架指引,在设计和营销之间取得平衡过渡,并要求落实到接下来的展开工作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IT壹频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pindao.com/baike/1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