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史蒂夫乔布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被戏称为“苹果之父”的他,严格规定了自己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电子产品更是不能带上餐桌。
金融大鳄索罗斯、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明令家中孩子,在13岁以前,不得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为什么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精英人士,都会如此抗拒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呢?这源于上世纪末的一次全球政商大会。
这次会议共有全球500多名政商界精英参加,旨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让80%的失败者,不会被20%的胜出者所激怒。由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奶头乐理论”应运而生。
那就是给80%的人灌之以大量娱乐、游戏和其他感官刺激节目或内容,使他们沉浸其中、无暇思考,忘掉现实中的落魄境遇,让他们重新拥有婴孩吮吸母亲奶头的快感。
经过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利用闲暇时光,玩玩游戏、刷刷视频,放松一下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
学业荒废、工作进度延迟,严重的还会影响家庭和睦。

针对这一情况,日本领导力、行为心理学研究者池田贵将,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了必需时间、主动时间和被动时间,三个主要的时间节点统筹分析。
并且,在《高效24小时》一书中,给出了减少被动时间,让所有沉迷玩游戏、刷短视频的人群转换注意力,专注学习、工作的解决办法。

游戏思维被善用之后,学习、工作、生活将会达到怎样的平衡状态呢?不妨尝试一下,只有亲身的体会,才能证明事实的有效性。
一、必需时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一天之中,人需要有充足的睡眠、饮食、与家人共处等,这不仅能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工作,更能促进家庭的和谐。这个时间的长度,约为9-11小时。
据不完全统计,在交通事故中,疲劳驾驶占比21%,死亡率高达83%,事故率是酒驾的8倍,占重特大事故比率40%;在对不吃早餐的驾驶人进行调查时发现,低血糖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23%,其危险程度堪比酒驾。
一组组百分比的背后,是一条条逝去的生命、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家庭。

在其他工作中同样如此,因为睡眠不足、低血糖造成精神的恍惚,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录入错误的数据、忽略重要的文字信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就好比在一些游戏中,想要获得精良的武器、装备,更好的制作材料,那就必需要长时间的在线,提升角色的等级;只有达到了相应的等级,才能进入相对等的地图。
在等级提升的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要准备好足够的恢复药水、修复好道具的持久力,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药水等,造成无法持续升级的囧境。
如果把学习、工作当成一个游戏,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等级提升到一定高度,能够进入其他人不能进入的地图,是否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优越感呢。
二、被动时间:严格控制时长,制定新的策略
被动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如果每天的被动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可能就需要改进了。
经过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都想要放松一下。大家所采用的解压方式各有不同,不过大多数人都喜欢玩游戏或者刷视频。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有时会耽误休息、有时会拖延工作。
为什么在玩游戏、刷视频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呢?因为它们会让人感觉很轻松、舒适。
每款成功的游戏背后,都有众多的精英参与,进行策划、制作,游戏开发公司更是投入了成百上千万的资金。他们对人性的把握,不是靠个人的意志力就能抗衡的。从接触此类游戏开始,就已经陷入了漩涡。
当你在游戏中达到一个顶峰时,却发现还有更高的段位;当你得到某种顶级道具时,他们又会推出新的版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你在工作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感引向了游戏深处,不能自拔。
池田贵将认为,一天中的被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睡觉前,不论是看电影、玩游戏、刷视频,定好时长,并借助计时器,强行打断。

很多人都认为网瘾难断,能难得过“可K因”么?
国外有一名青年失恋,用“可K因”进行自我麻醉,一到时间就必须X食,身体衰败、耗钱无数,却无法摆脱。
后来,他发现了我国的网文,一到时间节点就看网文,用追更的心态抵抗D瘾。最终成功戒D,并成为了我国文化的忠实追随者。
所以说,当意志力不足时,完全可以借助外力强行打断,只是要看有没有找对方法。
当然,要是能把这个被动时间,用来回顾当天的工作,以及第二天的安排,那就最好不过了。
三、主动时间:攻城拔寨,就在此刻
有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是早上起床后的四到六小时。
我们可以把当日最重要的工作放在上午,次要的工作放到下午。这与学校把主课放到上午,辅课放到下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在漫长六小时内,又如何保证长时间的专注呢?池田贵将,在书中给出了方法。
1. 番茄工作法
一般连续工作45分钟后,人的专注力就会逐渐减退,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最简单而又直接的办法,就是休息15分钟。
这段休息时间,可以做蹲起、远眺、深呼吸等运动,让长时间久坐而变得僵硬的肌体,适当地舒缓。
也可以听听舒缓地轻音乐,让整个高速运转的大脑松驰下来。
2. 交替进行不同项目
在进行某个项目时,经常会遇到坎,怎么想办法也过不去。这个时候,不妨暂时将它放下,进行下一个项目的研究。
因为,这时的大脑已经深陷其中,思维转换跟不上;但是在进行其他项目时,或许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发灵感。
毕竟,有的办法在这个项目上没法解决问题,却能解决其他项目上的难题。
3. 用适当的奖励制造期待、收获满足
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完成作业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被外物所干扰。父母长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许诺一定的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糖果、也可以是玩玩具,不过必须在完成任务后才能获得。
为了能更快得到奖励,我们被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使得完成作业的效率远超平时。

其实,在工作中,这个方法同样有效。
我们可以在工作开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奖励,比如: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进度,或者达到某种效果后,可以吃一颗自己喜欢的糖、喝一杯清爽的茶、看十分钟正在追更的小说等。
有期待感后,学习、工作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完成任务后,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也会收获满足感。
这就如同游戏设定,完成既定任务后,会获得进阶道具一样。
四、私人时间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叫苦,要么说是工作太多、要么说是家务太繁杂,以至于占用了个人时间。
其实,当我们把一天划分为必需时间、主动时间、被动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至少还剩下了五个小时的私人时间,供自已支配。
这段时间,完全可以用来看书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化输入;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还可以用来学习、探索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增加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能力;或者,陪伴家人增进感情。
五、结语
心理学家迈克尔舍默说过:大脑具有一种特性,和预期模式提供的报酬相比,没有预期的模式给予的报酬会带来更大的喜悦。
把游戏的思维,合理地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使人快乐。
人的一生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只要把控好了合理的时间管理与精力分配,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IT壹频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pindao.com/keji/4703.html